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莫愁杂志
小作家
西站的背影
前时,我参加了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纪念朱自清《背影》创作100周年研讨会,许多久寓于心的经历与感触,顿如浮云般流过眼帘。因为,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亲情、父爱的名篇,但催生这佳作的,正是南
2025-03-06 《莫愁·小作家》
打春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什么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它好像在一夜间变得温润潮湿起来。”这段话是顾长卫导演的电影《立春》里的台词。立春一过,实际上乡村也没有什么春天的迹象。巷子还是巷子,木
2025-03-06 《莫愁·小作家》
茶末
最近喝的茶,是茶末,即细碎的茶屑。茶叶店有售。弟弟是吴裕泰茶庄的老客,一年总得买大几斤西湖龙井和黄山毛峰。父亲为生计故,几乎绝缘所有需花钱的世俗嗜好,唯茶事不绝。去年,他因疾住进重症监护室,两天后醒来
2024-11-28 《莫愁·小作家》
瓦松
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写过一首童诗《瓦松》:房子很老、很老,老过您的年龄,屋顶上,长着瓦松。我的眼神掠过“瓦松”时,停下了,眼前浮现了瓦松小小的挺拔的身躯。瓦松,我是见过的。小时候见过,如今很少见,去年秋天
2024-11-28 《莫愁·小作家》
漠漠水田白鹭飞
假日回老家探亲,车沿河堤缓行。河边垂柳依依,芳草萋萋,河水碧波荡漾,缓缓流淌。河的另一侧是一望无际的农田,田里的麦熟作物已收割殆尽,农人正在放水灌溉,拖拉机在水田中犁出一波波泥浪,插秧机栽下一棵棵青翠
2024-11-07 《莫愁·小作家》
酱豆子
天气渐渐凉下来,酱豆子被端上了餐桌。在同一屋檐下,人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餐桌上那一盘酱豆子,普普通通,凝结着一家人的辛劳和爱。每年夏天,妈妈都会煮豆子做酱,好像是害怕错过和炙热阳光的
2024-11-07 《莫愁·小作家》
抠先生
先生之前加“抠”字,全因他过于节俭。当年,先生被从省城下放,拖家带口到的小镇中学,大人小孩六张嘴,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可先生黑发梳拢,半丝不苟,身板挺直,昂首走路,加上四季中山装,尽管有点旧,肘部还打了
2024-10-31 《莫愁·小作家》
世界上最孤独的树
伍德苏铁,一种珍稀而古老的裸子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生长习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作为南非的国宝级植物,它以超强的适应性挺过了多次生物大灭绝;却因为找不到异性伴侣,孤独地见证着地球的沧桑变迁。生物学家理查
2024-10-31 《莫愁·小作家》
山楂红了
 1  今年七月,我到甘肃省定西市的常家河子采风,投宿的旅店名叫“山楂苑之恋”。我欣赏着店名,心中却不以为然:电影《山楂树之恋》的那棵山楂树在湖北宜昌的夷陵区,不在甘肃的
2024-10-17 《莫愁·小作家》
隔代疼
常听老辈讲隔代疼,一直不甚理解,直到我有了外孙女。所谓隔代疼指的是祖辈对孙辈的疼爱,超出自己作为父母对儿女的疼爱,有宠爱之意,也有溺爱之嫌。办公室有一位90后同事,她的父母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九
2024-10-17 《莫愁·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