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慧创速递
“赢在苏州 慧创未来”第十届苏州市女性创业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27 来源:苏州市妇联

8月26日

“赢在苏州 慧创未来”

第十届

苏州市女性创业创新大赛

总决赛颁奖活动

圆满落幕


市委副书记黄爱军、市妇联主席徐红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汤涛以及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妇联、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等相关部门领导和苏州各县级市(区)妇联、女科技工作者、女企业家和创业女性代表等共同参加了活动。

本届大赛设有创业组、创意组、直播电商组三个赛道,聚焦苏州“1030产业体系”。各赛道紧密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关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前沿产业,同时涵盖手工文创、生态环保、智慧家政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新兴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特别鼓励从事农产品上行、农文旅推广、地方特色产品营销的线上直播从业者参与,为乡村振兴注入“她力量”。

91个项目经历了初评、复赛的激烈角逐后,今天的决赛中,各项目选手完成项目路演并进行现场答辩,电商组则进行现场模拟带货,专家评审组根据项目内容、现场表现及答辩情况进行评分,按得分高低评选出各类奖项。三个赛道分别决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市委副书记黄爱军为创业组、创意组、电商组一等奖选手颁奖


市妇联主席徐红霞、市委党建办副主任郭静、建行苏州分行副行长梁海涛为创业组、创意组、电商组二等奖选手颁奖


中国(苏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周晴、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夏蕾、市人社局四级调研员文心为创业组、创意组、电商组三等奖选手颁奖




活动现场,创意组十强选手郭思静团队开发的AI数字人主播“小R”与苏州广电主播吴茜茜进行直播带货同台PK,共同推荐极具苏州韵味的非遗精品——苏绣。一边是富有情感和临场互动魅力的真人主播,另一边则是拥有永不疲倦的精力、海量的知识库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的AI数字人,这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对决为选手和观众们展现了AI赋能传统产业的无限可能。


大赛选手朱紫薇、井莹莹分别做了创业项目分享展示,展现了苏州这块热土上,女性创新创业的无限热情和别样风采。


她 说


创意组选手董靖表示:“大赛为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展示创业创新成果的平台。”

“很高兴可以在苏州市级大赛上展示自家的黄酒产品,讲述几代人的传承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来自本土乡村的高质量农特产品。”电商组选手周阅斐说。


苏州市女性创业创新大赛

已连续十年举办

10年间,近700个项目

走上这个舞台

从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构想

到扎实稳健的创业实践

再到充满活力的电商探索


我们见证了

苏州乃至长三角女性创业者们

以智慧、坚韧和热爱

书写创新故事

愿所有女性创业者

继续乘风破浪

共创未来!


近日,市“童声童议”儿童观察团第三次赋能培训圆满结束。活动以颗粒艺术为载体,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发现艺术、感受艺术、表现艺术,让“表达与沟通”与颗粒艺术碰撞,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一起来解锁

这场全新体验的

赋能培训吧


初相识

 “猜猜看”破冰游戏 

活动伊始,“猜猜看”破冰环节迅速点燃现场氛围。现场展示了两件特色颗粒艺术作品:一件是以常州非遗文化创作的城市地图,另一件则是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制作的艺术花朵。“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两件作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老师的话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大家纷纷猜测,各种答案无奇不有。最后老师揭开了谜底,城市地图是用常州非遗“大麻糕”食材制作的,普通麦秸秆制作成了艺术插花。孩子们惊愣不已,原来艺术也并不都是高大上,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寻常材料也能制成艺术”,传统思维与发现艺术的首次碰撞,激发了孩子们对颗粒艺术的浓厚兴趣。


再相遇

“看艺术”到“说艺术”

活动开始前,老师为每位成员发放了“儿童友好发现卡”,引导他们重点关注“英雄人物”和“非遗文化”作品。嘿,小家伙们并非单纯观赏,都有任务在身。

认真观察

认真填写的孩子


英雄小故事如何吸引人?怎样向同龄人介绍非遗传统文化?参观结束后,每一位孩子勇敢走上讲台,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个人观点。从“看艺术”到“说艺术”,迈出了表达与沟通的关键一步。



三重奏

“沙画创作”实际体验 

创作体验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孩子们两人一组,围绕“我心目中的儿童友好”“假如我是城市设计师”等主题展开创作。有孩子以“大运河保护”为主题,用沙画勾勒出鱼儿在清澈河水中畅游的画面,传递保护母亲河、守护水资源的绿色环保理念;有孩子以“美丽家园”为主题,用沙画勾勒出心目中的美好场景;可爱的孩子们结合日常生活观察,创作出了许多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创作完成后,小组代表上台清晰介绍作品名称、设计理念及对同龄人的启发,在实践中锻炼了逻辑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



此次赋能培训,以艺术为桥梁,让儿童观察团成员在“观察—思考—创作—表达”的过程中,提升了沟通表达能力,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生态保护的认知。


当儿童友好遇见艺术创作

原来如此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