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谐与发展是幸福生活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近年来,常州武进区妇联从家庭所需所盼出发,以家庭幸福为落脚,创新开展家庭幸福提升行动、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家风家训涵养行动、“一户一策”关爱行动,推动家家幸福安康。
立足家庭工作“主阵地”
家不仅是一种情感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起点。武进区妇联注重引导妇女将女性独有的美好特质注入家庭建设,推动全社会“学最美、做最美”。
以典型引领风尚,策划寻访“最美家庭”系列活动,引领广大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妇联好声音、家庭好故事”最美家庭故事常态化宣讲,将普通却不平凡的家庭化作榜样的力量。
以活动凝聚共识,为家庭提供高质量亲子陪伴场景,促进亲子共成长,连续多年举办“和美家庭”才艺大赛、“绘剧童心 美德润家”亲子绘本剧大赛、“吾爱武家”趣味亲子运动会等活动,通过创新载体、丰富形式,积极扩大家庭参与面。
以“小家”传递“大爱”,成立武进区最美家庭联盟,鼓励先进典型当好“最美家庭”的传播者、宣传员,身体力行发挥“最美家庭”的榜样作用。积极打造全国最美家庭余美芳“积德行善”工作室、尹玲“伊路公益”工作室、全国五好家庭黄亚惠“朝耕暮读”工作室,省级“最美家庭”周维芬“文蕙”妇女微家。
精耕家庭教育“责任田”
“一只小熊很爱他的小船。后来他长大了,小船盛不下他了。于是,他把小船送给了另一只小熊,并且嘱咐他,等他长大以后,也要把小船送给其他能坐进去的小熊……”亲子阅读老师演绎得专业且精彩,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还积极参与互动,大胆表现。2024年4月13日,喜盈门社区妇联在春天里小区举办户外图书展暨儿童环保市集活动,来自辖区的30组家庭参加活动。
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父母进入“依法带娃”时代。武进区妇联构建“两纵四横”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两纵即落实“一法一条例”、落地武进区家庭教育三年行动规划;四横即区级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部门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镇(街道)设立服务分站、村(社区)设立服务点,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为未成年人家庭提供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服务。
武进区妇联实施“社会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模式。以划分社区“精网微格”为基础,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三方联动机制优势,通过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形式,结合网格员入户走访、活动登记等多种方式绘制“娃娃地图”、建立四色家庭档案。
推广实施新父母咖啡厅项目,以“学校+社区+家庭”区域化建设理念,推动符合家庭精准需求的家庭教育讲座、团体活动、个案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在群众身边落地实施。
激发家风建设“驱动力”
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武进区妇联抓住重点、聚焦关键,引导广大家庭从关注小家到关爱社会大家,厚植家国情怀,不断丰富家风文明内涵。创新打造校园家风馆,引导全区学校广泛开展“亮家风”行动、举办家风文化节,将家风故事编入校本课程。在试点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家风记忆馆”和机关幼儿园“融·和”家风馆基础上,在全区24所小学、幼儿园建设家风展示阵地。发布红色家风研学线路,深挖本土红色资源,联合文旅、教育等部门发布三条红色家风研学线路。
发挥家风的廉政教育作用,连续十余年与区纪委联合开展“家庭助廉”系列活动,举办“妇联喊你回家吃饭”“以家庭的名义——清风助廉”“武廉清风进万家”“读书思廉”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弘扬向上向善的好家风,发挥“好家风促廉洁”的不可替代作用。
共绘精准关爱“同心圆”
通过融入阵地、加入队伍、嵌入资源,武进区妇联建立“政府救助+公益基金+社会救助”关爱帮扶新模式,广泛开展精准帮扶关爱。把“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作为为家庭办实事的具体载体,依托“网格化+大数据+常阿姐”,实施“议·微诚、驿·微光、益·微润” 3Y3W项目,成立由社区书记领导,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专业社工等为成员的关爱服务小组,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助餐、陪伴等日常帮扶,以及心理疏导、家教指导等专业服务。
推动家庭和睦新面貌,促进家风文明新时尚,提升家庭教育新高度,武进区妇联将以更实举措、更强责任,为“万亿之城再出发”贡献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