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文广旅局、团市委、市科协发布了儿童友好“七彩”研学线路,以红色爱国、橙色非遗、黄色历史、绿色生态、青色艺术、蓝色海洋、紫色科技为主线,将众多景点场馆串联起来,为孩子们研学提供指引。
本期为大家介绍红色爱国教育线路。沿着先辈的红色足迹,寻访爱国的印记,在红色研学的信仰课堂中接受精神的洗礼,赓续红色血脉。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这里是连云港市革命历史的生动见证,馆内丰富的文物和史料,生动再现了连云港宏伟壮丽的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重点展示了“连云港保卫战”“赣榆战役”“小沙东海战”等重要事件以及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谷牧等革命前辈的战斗事迹,讴歌了连云港人民保卫家园、争取解放、英勇奋战的大无畏精神。
“邓小平和人民在一起”群雕
在连云区连岛东端,有一座“邓小平和人民在一起”群雕公园。1997年,邓小平同志的骨灰从连云港海域以东撒向大海,2006年,我市建了这座公园,以作纪念。群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象群教授创作,在这个群雕中,邓小平爷爷站在大家中间,面向大海,特别亲切。群雕背后刻着他说过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刘少奇旧居
刘少奇旧居位于赣榆区黑林镇大树村,这里曾经是刘少奇同志生活、工作、战斗过的地方。走进刘少奇旧居,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刘少奇同志在连云港的工作和生活,感受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灌云县开山岛
这里是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了32年的海岛,他们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登上开山岛,体验守岛的艰辛,了解守岛人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爱国奉献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抗日山烈士陵园
抗日山烈士陵园位于赣榆区班庄镇,原名马鞍山,主峰海拔173米。景区有烈士陵园、碑廊、烈士纪念馆和国防园等景点20余处,是全国唯一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建设并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孩子们通过参观、聆听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可以了解他们为了抗击侵略者,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精神,从而激发爱国情怀,厚植爱国种子。
小沙东海战纪念雕塑
1943年,新四军第三师53名官兵从苏北盐阜区启程前往延安,途中遭遇日本海军的严密封锁和巡逻艇的袭击,面对武器装备的悬殊,战士们用手榴弹、驳壳枪勇敢战斗,从凌晨打到黄昏。小沙东海战纪念碑的落成,不仅是对抗日战争历史的缅怀,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海曙亭
民国时期的连云港辖东海、赣榆、灌云、沭阳四县,时称海属地区。1928年秋,中共江苏省委派时任中共邳县特支书记的李超时来此,创建中共东海特别支部。李超时与海属各县的党员在海州城南的白虎山上的一块翘石下,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建立中共东海特支。1997年,中共海州区委在白虎山的山顶修建了“海曙亭”,以纪念“东海特别支部”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