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妇女儿童在南通将会收获哪些福利?
去年12月29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南通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南通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十四五”期间全市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1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副市长、妇儿工委主任陈冬梅等介绍了“十三五”时期南通妇女儿童发展状况和南通市“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十三五”全市妇女儿童享有更多幸福感
过去五年,我市妇女儿童获得感满满。
妇女在经济社会事务中的“半边天”作用进一步凸显。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勇于创业创新,“两个独特作用”不断彰显。全市村委会主任、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分别达到32.74%、35%,全省领先。
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妇幼“五免”筛查(为适龄妇女免费实施“两癌”筛查,产妇免费实施产前筛查,新生儿免费实施疾病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持续多年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标准化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实现全覆盖。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实现历史最低。面对新冠疫情考验,全市妇女儿童实现“零病亡、零院感”。
妇女儿童文化教育权益进一步保障。普通高中、中职学校、高校在校生性别比保持均衡。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99%以上,公办幼儿园覆盖率67.3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92%。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义务教育学业质量主要指标位居全省首位。
妇女儿童民生保障进一步到位。妇女五大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市政府及市政府妇儿工委民生实事扎实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事业逐步发展,普惠托育试点迈出坚实步伐。
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妇女保健食品、卫生用品、内衣等抽查合格率、校车定期检验率、在用大型游乐设施定检率及检验合格率均达100%。
《规划》新设“妇女儿童与家庭”领域
自2020年底以来,市妇联(市政府妇儿工委办)落实省政府妇儿工委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认真开展新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明确,到2025年,南通妇女儿童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新规划共有14项指标要求高于省规划,以更大力度积极回应广大妇女儿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其中,妇女发展规划共设置健康、教育科技、经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家庭、环境、法律8个优先领域,提出76项主要目标和91项策略措施。儿童发展规划共设置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7个优先领域,提出67条主要目标和87条策略措施。对比市“十三五”妇儿发展规划,新规划调整了“妇女儿童与文化”领域,新设了“妇女儿童与家庭”领域。
“增设‘妇女儿童与家庭’优先领域,是新规划的一个亮点。”市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主席张洪晖介绍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学校。家庭建设关乎每一位妇女和儿童,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终身的。因此,新规划将妇女儿童与家庭作为一个独立优先领域,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整合资源,群策群力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长期以来,家庭一直是我市各级妇联组织深耕不忘的重要阵地。作为落实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任务的重要部门之一,市妇联将进一步推动家庭文明、促进家庭教育、维护家庭和谐、完善家庭服务,为广大妇女全面发展、儿童优先发展创造更优良的环境。
关注“三孩”“儿童近视”等热点话题
三孩要不要生,生了谁来带?孕产妇、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农村留守妇女、全职妈妈以及灵活就业女性等特殊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如何得到保障?如何预防控制儿童近视?这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在《规划》中得到了体现。
为了推动妇女儿童发展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市“十四五”妇女规划设置了“三孩生育政策实施推进项目”“城乡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和救助项目”“妇女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示范建设项目”“全民健身进家庭项目”“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促进项目”等6个重点项目;儿童规划设置了“儿童思想政治引领项目”“家庭教育服务支持项目”“儿童心理健康关爱项目”“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项目”“儿童近视防治项目”“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项目”等6个重点项目。
其中,“三孩生育政策实施推进项目”指出,构建三孩生育政策落地实施的制度保障和服务供给体系。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完善产休假、生育保险、医疗、教育、税收、住房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措施,推动落实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研究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房优惠政策,完善生育保险生育医疗费用支付及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制度。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落实父母育儿假、产假、护理假、托育托管服务等有利于职工生育的配套措施。鼓励有关单位和社会力量用好各类社区服务儿童的阵地,普遍开展课后、假期托管服务。推进家政服务进社区,引导优秀家政企业在社区设置工作站点,加大社区家政税费减免、场地提供等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居家养老服务、月嫂服务、育婴服务、家庭照护服务等家政服务发展。